|
近日,我院消化内科许峰主任医师、方强主治医师和吴斌主治医师,与麻醉科魏俊生主任团队和内镜中心陈盈盈护士长团队紧密合作下,独立完成首例内镜下粘膜肿瘤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该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消化内镜下胃肠道肿瘤的微创治疗继开展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后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患者系38岁女性,因“腹胀半年”入院,期间间断口服抑酸、保护胃粘膜等药物效果欠佳,于今年5月份在外院行超声内镜检查示“胃体隆起性病变,来源于固有肌层,考虑胃间质瘤”。该病变不同于胃息肉可以行常规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或粘膜切除,起源于肌层的胃平滑肌瘤或间质瘤因位置深,毗邻浆膜层,常规内镜下治疗常难以完整切除病变,以往多需要外科手术或腹腔镜切除,但外科治疗的创伤较大。
许峰主任医师、方强主治医师、吴斌主治医师根据患者病情,本着创伤小、恢复快、花费少的理念,在患者全麻状态为其实施了胃体粘膜下肿瘤挖除术,整个操作过程顺利,耗时1个小时,将瘤体完整剥离,术后病理回报:胃体前壁2cm*1.5cm大小的“平滑肌瘤”,达到治愈性切除,保留了胃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内镜下微创治疗新技术——粘膜下肿瘤挖除术(ESE)是目前国内、外治疗胃肠道粘膜肿瘤的新方法,该项技术通过消化内镜手术器械切开病变表面的胃壁粘膜,充分暴露病变,完整把瘤体剥离出来,然后用特殊的钛夹封闭创面,患者无需开腹、开胸,术后恢复快,腹部不留瘢痕。该项技术具有可完整挖除病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使患者避免了外科手术痛苦,节省了医疗成本、缩短了住院时间。目前我院已成功开展这一技术,相信今后必将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