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俗称 “渐冻症”)的病情进展至吞咽功能丧失,“吃饭”这一日常小事便成了“渐冻症”患者的最大考验。
近日,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团队在叶临生主任的指导下,与ICU、介入中心密切协作,成功为一名已丧失吞咽及呼吸功能、长期依赖呼吸机的重症渐冻症患者实施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PEG),该手术通过微创技术为患者搭建起安全的营养通道,不仅破解了进食难题,更用医疗温度为“渐冻” 的生命筑起守护屏障,为患者及家属带来新的希望。据悉,该手术在我市尚属首例,标志着医院在为需长期营养支持的重症患者提供治疗方面取得新进展。
本例患者因疾病进展,吞咽功能完全丧失,无法经口进食,同时因呼吸肌无力接受了气管切开术,长期依赖呼吸机辅助呼吸。在此情况下,营养支持成为患者和家属面临的最大难题。传统的鼻饲管虽能解决部分问题,但长期留置会带来鼻咽部不适、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风险,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何为这样一位患者,建立一条安全、有效且持久的营养通路,对医疗团队的技术与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经过充分评估,介入血管外科团队迎难而上,决定为患者实施DSA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该微创介入技术可在DSA的实时高清透视引导下,精准定位胃壁与腹壁,避开重要脏器和血管,通过微小穿刺点将造瘘管置入胃中,建立直达胃肠的营养通道。
手术过程顺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这根细细的造瘘管,不仅消除了长期留置鼻饲管的不适与反流风险,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便于家属照护。

此项技术对于该患者具有多重优势:
1.无需全身麻醉,极大降低了呼吸抑制风险。2.创伤极微,仅有一个小切口,避免了传统开腹手术的巨大创伤。3.精准安全,DSA引导确保了穿刺过程“指哪打哪”,有效规避出血、误伤等风险。
4.快速恢复,术后可很快开始进行肠内营养,为患者提供持续的生命能量。
该手术的成功实施,体现了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在微创介入技术领域的专业能力,以及多科室协作处理复杂危重病例的综合实力。我们深知,对抗渐冻症的道路漫长而艰辛,我院医护人员将继续以专业技术和温暖关怀,陪伴患者和家属积极面对,守护生命,传递希望。如有同类患者需咨询相关治疗方案,可通过介入血管外科门诊进一步了解。
介入血管外科
专注于利用微创介入技术,诊治血管性与非血管性疾病。在肿瘤介入、血管疾病、非血管腔道(如食管、肠道)梗阻等领域拥有丰富经验,以最小的创伤为患者寻求最优的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