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我院普外二科胡永毅主任团队联合消化内科吴斌主任团队成功为一位79岁高龄的升结肠恶性肿瘤伴肠梗阻患者完成肠道支架置入术,打通“生命通道”。这是我院首例在多学科协作下完成的高难度右半结肠癌伴梗阻支架置入术,为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郭奶奶(化名)因持续腹胀、腹痛并伴恶心来到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经腹部CT检查,提示腹水、结肠壁增厚,考虑结肠肿瘤,并伴有肝、脾低密度灶及肝右叶外缘结节、腹膜后及大网膜多发结节,转移待排。普外二科团队联合会诊后,确诊为晚期升结肠癌伴肠梗阻。
考虑到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多、且处于升结肠恶性肿瘤晚期,腹腔广泛转移,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若采用传统开腹行末端回肠永久性造口术,不仅创伤大、恢复慢,术后还需长期护理造口,对于主要由年迈老伴照顾的郭奶奶来说,生活将面临巨大困难。
普外二科副主任胡永毅、副主任医师栾谋兵团队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后,决定为其施行创伤小、恢复快的肠道支架置入术。但由于右半结肠结构复杂,路径曲折、肿瘤狭窄明显,传统导丝置入难度极高,手术风险较大。
为此,医院迅速组织普外二科、消化内科、疼痛科等多学科会诊,最终确定采取DSA介入联合无痛肠镜下置入肠道支架。该方式不仅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也使支架放置更加精准可控。

术前,普外二科团队针对患者病情进行了全面评估,制定了详细的诊疗方案、术中应急预案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预案。术中,在疼痛科朱华忠主任团队的全程监护和麻醉支持下,吴斌主任利用肠镜通过狭窄肠管准确找到梗阻部位,胡永毅主任和栾谋兵医生协同操作,精准将支架送达梗阻部位并成功释放,在堵塞的肠腔中撑开一条通畅通道,为患者打通了“生命通道”。术后第三天复查显示支架扩张良好,位置稳定,患者目前已可正常饮食并顺利出院。

此次多学科协作为高龄、高风险结肠癌梗阻患者提供了更人性化、更安全的治疗选择,充分体现了我院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探索疑难病例治疗新路径的医疗理念。
|